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筆記"小資女艾蜜莉の股票評價模式
Emily最常用的股票評價方式是:
1.平均股利法2.歷年股價法
3.本益比法
4.股價淨值比法
5.ROE法
這5種方法, 幾乎在Emily之前寫"關於個股"系列的文章中重複的使用
原因是這5種方式計算簡易
其他的方法也是很棒的 "自由現金流量法"是法人常用的股價推估模式
這種方式準確度比較高 但計算方式比較複雜,也要給定一個未來的預估值才能算出
因此您如果像Emily一樣,非從事財務業務或就讀財務科系者
只要使用前5種方法即可 公式大家可以在網路上輕易的找到
下面只做簡單的介紹:
1.平均股利法
以個股過去N年的平均股利(N值看個人喜好,有的人用5年、有的人用10年、有的人是用所有的年度)
乘以15當"便宜價"
乘以20當"合理價"
乘以30當"昂貴價"
推算適合買/賣的股票現值
2.歷年股價法
以個股過去N年的歷年最低價平均當"便宜價"以個股過去N年的歷年平均價平均當"合理價"
以個股過去N年的歷年最高價平均當"昂貴價"
3.本益比法
統計個股過去:每年最低本益比,並加以平均(中位數也可以),得出一個"歷年最低本益比平均值"
每年平均本益比,並加以平均(中位數也可以),得出一個"歷年平均本益比平均值 "
每年最高本益比,並加以平均(中位數也可以),得出一個"歷年最高本益比平均值"
最近4季的EPS*歷年最低本益比平均值"便宜價"
最近4季的EPS*歷年平均本益比平均值"合理價"
最近4季的EPS*歷年最高本益比平均值"昂貴價"
4.股價淨值比法
統計個股過去每年最低股價淨值比,並加以平均(中位數也可以),得出一個"歷年最低股價淨值比平均值"
每年平均股價淨值比,並加以平均(中位數也可以),得出一個"歷年平均股價淨值比平均值"
每年最高股價淨值比,並加以平均(中位數也可以),得出一個"歷年最高股價淨值比平均值"
最近1季的淨值*歷年最低股價淨值比平均值="便宜價"
最近1季的淨值*歷年平均股價淨值比平均值="合理價"
最近1季的淨值*歷年最高股價淨值比平均值="昂貴價"
5.ROE(股東權利報酬率)法
ROE*最近1季的淨值*每年最低本益比="便宜價"ROE*最近1季的淨值*每年平均本益比="合理價"
ROE*最近1季的淨值*每年最高本益比="昂貴價"
各種方式都有其優缺點
以上各種評價股票的方式,每一個方法都有他的優缺點例如平均股利法,用來評價某些成長股就可能不適當
因為某些成長股在快速成長的階段,配發的股利可能不多
這樣以股利回推股價,會造成股價的低估
平均股利法最適用的就是像中華電信
這樣每年配發利息穩定的個股
這種個股也較符合巴菲特的價值投資中所謂的雪球股
而本益比法,是一種很簡便的評價法,很多人都會使用
但有些景氣循環股就不適用 因為景氣循環股在過熱之時,
因為EPS很高 有時反而本益比很低 以本益比法估價容易過度高估股價
總之,要去了解每一種估價模式的內在意義,才不致於誤判!
結論
有網友大大可能想問 用5種方法,估出5種不同的價格,要以哪一個價格為準?
由於各種評價模式各有優缺點 所以Emily會使用"混合模式" 就是--平均,
或取最大的幾個值和最小的幾個值平均
不管您喜歡使用哪一個評價模式為主,
或像Emily使用"混合模式"都可以 甚至比較保守、注重安全邊際的投資人
可以再設定更高標準的"安全邊際價格 把以上混合模式的值再打9折或8折
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分享個人對月配息債券基金的想法跟規劃 --作者 KonNiChiWa
有許多朋友们在投資台灣的高配息股(如中華電信,中鋼....等)來為將來的退休做準備
我也替自己做了規劃,不過我也發現台灣上市公司大多數都在8月發股息,也就是說靠股利過日子
1年中會有11個月沒收入,同時在這個時代,不論你是自願退休或非自願,可能都還不到領年金的年齡
有做規劃投資台灣高配息股的人在領到股利的後幾個月生活都沒問題,但是不小心花太快的話,明年8月
還沒到錢就花完了.......
於是我增加月配息的新興市場債跟高收益債的投資,增加它們以後有以下優點:
1.分散台灣股市風險,讓資產多元化且配息率約5~6%,跟中華電信差不多
2.從此每個月都有收入,不會發生還沒8月就把錢花光,同時可以量入為出,心情比較篤定
3.我用EXCEL來記錄每個月配息,雖然初期配息不多,但看到每個月配息金額一個月比一個月多,其實蠻開心
所以能更堅定的持續下去.
4.因為每月配息,它們的的淨值變化不大,雖然沒有股票暴漲的驚喜,但是你手上持有的部位也不會被洗掉,
我原先規劃統一超要領配息不賣,結果這一年多來大漲,因為怕來去一場空,就先賣一些,結果又錯了...
5.雖然有些專家認為不配息讓它們繼續利滾利報酬會更高,但我寧可像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曾提到....
買進會帶來收益的資產讓現金自動流入你的帳戶,如果台股大跌就可以用配息加碼高配息股.
風險
既然是退休規劃,風險就很重要,我參考了富蘭克林的基金月報2011-6月號
從2001~2010這10年間最熱門的全球債券跟新興國家固定收益都只有1年發生負報酬
為什麼債券基金不太會賠錢,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
以上2支基金經理人提到並未持有歐豬五國主權債券,那麼不考慮匯率的影響之下
最主要影響債券價格的因素就是市場利率變動跟債信評等的升降還有資金的移動了
如果以上因素往負面變動,債券價格就會下跌,基金淨值也就跟著下跌
那麼為何不會賠錢?因為債券有利息而且它的價格不像股票有想像空間,經理人不會以超過利息的價格買它
假設有一張債券是3年後到期可以領回10萬,如果是美國國債,基金經理人可能出9萬,新興市場債8萬,
如果是高收益債他可能只願意出7萬,沒有基金經理人會出10萬以上來買它,假設這是8萬買的
新興市場債,後來因升息等因素而跌到7萬5,但是只要他不賣,隨著到期日接近,債券價格就會逐漸向10萬
靠近,最終領到10萬,得到3年25%的報酬,這就是我覺得債券基金比較不會賠錢的原因.
另類思考關於高收益債
如果你有1000萬,你不想動用它,不希望虧損,希望保有千萬身價,只好放定存過著每月1萬塊非常拮据的
生活,如果你把1000萬買高收益債,每月就有超過5萬塊可以用,沒錯,有人會說高收益債在收益不佳時,可能
會拿本金來配息,只要我們退休以後每月有5萬塊可用,可以過得快樂又有尊嚴,等我們走的那一天
即便基金總額剩下700萬,甚至500萬,那又如何?沒人規定你一定要留1000萬給小孩子呀!
目前個人規劃
1/3資產投資台灣高股息股(如果業績不成長就考慮換股)
1/3資產放定存(台股崩盤加碼台股)
1/3資產買月配息債券(定期定額加單筆,進行中)
配息跟利息優先加碼月配息債券,養大每個月的現金流,除非台股大跌才加碼台股
我投資的月配息債券
坦伯頓全球債券(長期績效佳,用來平衡其他債券風險)
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
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
景順新興市場債券
景順新興貨幣債券
為甚麼沒提到股票型基金?
1.投資國內股票跟海外債券基金我是賺多賠少,唯獨股票型基金賺少賠多
2.金融海嘯期間國內股票的虧損都賺回來了,我投資的全球高股息基金到5/31還賠26.4%
高股息基金不是買高配息股票嗎?在台灣早就賺回來了,唉!不知經理人在幹什麼.
3.中華電信每個月會公佈上個月業機績,在大盤不好時,我可以根據它的業績決定停損或加碼
海外股票型基金在大跌時,我不知該停損或加碼,常陷入兩難......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我的想法不一定正確,也不一定適合大家,僅分享給大家參考
同時,債券基金或許潛藏著我沒想到的風險,歡迎大家分享您的看法
最後祝福所有朋友们工作投資兩得意,早日退休
原文出處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2241627&last=38557732
我也替自己做了規劃,不過我也發現台灣上市公司大多數都在8月發股息,也就是說靠股利過日子
1年中會有11個月沒收入,同時在這個時代,不論你是自願退休或非自願,可能都還不到領年金的年齡
有做規劃投資台灣高配息股的人在領到股利的後幾個月生活都沒問題,但是不小心花太快的話,明年8月
還沒到錢就花完了.......
於是我增加月配息的新興市場債跟高收益債的投資,增加它們以後有以下優點:
1.分散台灣股市風險,讓資產多元化且配息率約5~6%,跟中華電信差不多
2.從此每個月都有收入,不會發生還沒8月就把錢花光,同時可以量入為出,心情比較篤定
3.我用EXCEL來記錄每個月配息,雖然初期配息不多,但看到每個月配息金額一個月比一個月多,其實蠻開心
所以能更堅定的持續下去.
4.因為每月配息,它們的的淨值變化不大,雖然沒有股票暴漲的驚喜,但是你手上持有的部位也不會被洗掉,
我原先規劃統一超要領配息不賣,結果這一年多來大漲,因為怕來去一場空,就先賣一些,結果又錯了...
5.雖然有些專家認為不配息讓它們繼續利滾利報酬會更高,但我寧可像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曾提到....
買進會帶來收益的資產讓現金自動流入你的帳戶,如果台股大跌就可以用配息加碼高配息股.
風險
既然是退休規劃,風險就很重要,我參考了富蘭克林的基金月報2011-6月號
從2001~2010這10年間最熱門的全球債券跟新興國家固定收益都只有1年發生負報酬
為什麼債券基金不太會賠錢,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
以上2支基金經理人提到並未持有歐豬五國主權債券,那麼不考慮匯率的影響之下
最主要影響債券價格的因素就是市場利率變動跟債信評等的升降還有資金的移動了
如果以上因素往負面變動,債券價格就會下跌,基金淨值也就跟著下跌
那麼為何不會賠錢?因為債券有利息而且它的價格不像股票有想像空間,經理人不會以超過利息的價格買它
假設有一張債券是3年後到期可以領回10萬,如果是美國國債,基金經理人可能出9萬,新興市場債8萬,
如果是高收益債他可能只願意出7萬,沒有基金經理人會出10萬以上來買它,假設這是8萬買的
新興市場債,後來因升息等因素而跌到7萬5,但是只要他不賣,隨著到期日接近,債券價格就會逐漸向10萬
靠近,最終領到10萬,得到3年25%的報酬,這就是我覺得債券基金比較不會賠錢的原因.
另類思考關於高收益債
如果你有1000萬,你不想動用它,不希望虧損,希望保有千萬身價,只好放定存過著每月1萬塊非常拮据的
生活,如果你把1000萬買高收益債,每月就有超過5萬塊可以用,沒錯,有人會說高收益債在收益不佳時,可能
會拿本金來配息,只要我們退休以後每月有5萬塊可用,可以過得快樂又有尊嚴,等我們走的那一天
即便基金總額剩下700萬,甚至500萬,那又如何?沒人規定你一定要留1000萬給小孩子呀!
目前個人規劃
1/3資產投資台灣高股息股(如果業績不成長就考慮換股)
1/3資產放定存(台股崩盤加碼台股)
1/3資產買月配息債券(定期定額加單筆,進行中)
配息跟利息優先加碼月配息債券,養大每個月的現金流,除非台股大跌才加碼台股
我投資的月配息債券
坦伯頓全球債券(長期績效佳,用來平衡其他債券風險)
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
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
景順新興市場債券
景順新興貨幣債券
為甚麼沒提到股票型基金?
1.投資國內股票跟海外債券基金我是賺多賠少,唯獨股票型基金賺少賠多
2.金融海嘯期間國內股票的虧損都賺回來了,我投資的全球高股息基金到5/31還賠26.4%
高股息基金不是買高配息股票嗎?在台灣早就賺回來了,唉!不知經理人在幹什麼.
3.中華電信每個月會公佈上個月業機績,在大盤不好時,我可以根據它的業績決定停損或加碼
海外股票型基金在大跌時,我不知該停損或加碼,常陷入兩難......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我的想法不一定正確,也不一定適合大家,僅分享給大家參考
同時,債券基金或許潛藏著我沒想到的風險,歡迎大家分享您的看法
最後祝福所有朋友们工作投資兩得意,早日退休
原文出處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2241627&last=38557732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楚狂人推薦0056投資法
http://madchu.com/?p=3953
還是可以用大盤價格判斷買賣點,下面是臺灣高股息和大盤對照圖。
我們可以從圖中看出幾個現象:
1.遇到像金融海嘯這種大空頭,臺灣高股息還是會大跌從2008/5/19高點27.7元,一路跌到2008/10/27的11.73元,跌幅57.6%,同期大盤跌幅約57.5%,所以我們知道遇到真正5000跌幅大空頭的時候,再安全的股票都是死路一條。
2.大盤在6000點左右大概對應的高股息股價約20元,所以當然遇到大盤又跌回6000點以下,也就是20元以下都是很難得的好買點,越低買越多沒多久就一定會賺,而且大概再也不用賣掉。
3.台股超過8000點,大概對應過來就是高股息在25元以上,這種時候就不適合再加碼,因為如你所見,那時通常是相對高點,沒多久就會跌下來。
所以在台股沒有漲到8000點,或是臺灣高股息沒有突破25元以前就續抱,有錢就買進,不用每天盯盤也不用賣出,乖乖領配息就好,非常適合懶人。
至於要不要像臺灣50用均線交叉判斷進出點位,我的建議是不要搞得這麼麻煩會比較好,原因是臺灣50配息配不多,主要是賺價差,如果價差沒賺到就等 於沒賺,但是高股息剛好相反,操作心態主要是賺配息,除非遇到太過熱才暫停買進,重點不是要賺價差,我上面教大家的方法也是只有加碼買和正常買和不要買三 種,沒有建議你賣掉吧,畢竟你的目標應該是放在每年累積臺灣高股息張數,等到每年配息的錢高於你每年的生活費,你就等於達到財富自由,可以提早退休了。所 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賣掉任何一張0056股票。
遇到像2008年那種大空頭怎麼辦?
只要照我教大家操作的方法買,趁那次大空頭的時候反而可以加碼買進,隔年不只解套,還大大豐收,所以既然都買高股息打算長期投資,遇到空頭這種好機會應該高興,而不是擔心才是。
還是可以用大盤價格判斷買賣點,下面是臺灣高股息和大盤對照圖。
1.遇到像金融海嘯這種大空頭,臺灣高股息還是會大跌從2008/5/19高點27.7元,一路跌到2008/10/27的11.73元,跌幅57.6%,同期大盤跌幅約57.5%,所以我們知道遇到真正5000跌幅大空頭的時候,再安全的股票都是死路一條。
2.大盤在6000點左右大概對應的高股息股價約20元,所以當然遇到大盤又跌回6000點以下,也就是20元以下都是很難得的好買點,越低買越多沒多久就一定會賺,而且大概再也不用賣掉。
3.台股超過8000點,大概對應過來就是高股息在25元以上,這種時候就不適合再加碼,因為如你所見,那時通常是相對高點,沒多久就會跌下來。
所以在台股沒有漲到8000點,或是臺灣高股息沒有突破25元以前就續抱,有錢就買進,不用每天盯盤也不用賣出,乖乖領配息就好,非常適合懶人。
至於要不要像臺灣50用均線交叉判斷進出點位,我的建議是不要搞得這麼麻煩會比較好,原因是臺灣50配息配不多,主要是賺價差,如果價差沒賺到就等 於沒賺,但是高股息剛好相反,操作心態主要是賺配息,除非遇到太過熱才暫停買進,重點不是要賺價差,我上面教大家的方法也是只有加碼買和正常買和不要買三 種,沒有建議你賣掉吧,畢竟你的目標應該是放在每年累積臺灣高股息張數,等到每年配息的錢高於你每年的生活費,你就等於達到財富自由,可以提早退休了。所 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賣掉任何一張0056股票。
遇到像2008年那種大空頭怎麼辦?
只要照我教大家操作的方法買,趁那次大空頭的時候反而可以加碼買進,隔年不只解套,還大大豐收,所以既然都買高股息打算長期投資,遇到空頭這種好機會應該高興,而不是擔心才是。
訂閱:
文章 (Atom)